
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当丁俊晖对着底袋的红球推杆打偏时,屏幕前不少老球迷都叹了口气 —— 不是可惜这杆没打好,而是又看到了他常有的输球样子。3-5 输给墨菲,比分不算差太多,但比赛里那些 “本来能做好” 的选择,比结果更让人心里不舒服。
第三局的黑球角度不算大,控制好力度就能接着进攻,他却非要使劲打,结果白球直接跑远了。20 岁的时候这么打,大家还会说 “年轻人火气旺”;到了 37 岁还这么选,就只能无奈地摇头了。更让人想不通的是第五局,他连续给墨菲做了三杆斯诺克,局势正占优,本该接着施压,却突然换了打法,结果红球没藏好。打了很多年球的墨菲,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?
有人说丁俊晖技术不如以前了,可看过比赛的都知道,他还是能打出漂亮的进攻,问题其实出在 “想法” 上。一遇到压力,他思考的时间反而变短,不是果断,是下意识想赶紧摆脱这种紧张的状态,结果越急越容易出错。母球走位总差一点,选球的时候要么太冒失、要么又拿不定主意,就像明明有平坦的路不走,偏要绕远路走难走的坡。
往更深了想,这事儿和我们斯诺克的培养方式有关系。国内的教练能把一个出杆动作教上千遍,却很少有人教 “什么时候该进攻、什么时候该防守”;打出好球就夸,打错了就批评,却没人在意 “这个选择对不对”。再看看墨菲、塞尔比,他们心里像有本账,什么时候该放慢节奏,什么时候该全力冲,都特别清楚 —— 这不是天生就会的,是从小练出来的 “在球桌上判断的本事”。

老球迷看丁俊晖打球十几年,从能打出五杆破百、把奥沙利文都打走的少年,到现在还在和自己 “老毛病” 较劲的老将,输球真不可怕,怕的是总在同一个地方出错。好在赛季还长,希金斯、马克?威廉姆斯这些老将,也都走过 “从拼技术到拼想法” 的路,丁俊晖未必做不到。
斯诺克这张绿色的球桌,从来不是比谁打得准,而是比谁想得明白。真正的对手,从来不是对面的墨菲,是昨天那个一到关键球就慌神的自己。下一场比赛,能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 “会选球” 的丁俊晖?